網路跟研習會上,總會有許多「神奇的技術」
比如說,刮刮脖子腿後柔軟度就會變好
調整一下肩頸,下背就會不痛
貼幾條肌貼,問題就會消失
是啦~只要你了解人體,許多部位都會相通
你右頸後可能都跟你的左小腿有相關
你的腳踝可能會影響到肩膀
這理論,我認同~卻不認為能「複製」
這些講師、這些大師,他們共同的特色
就是對人體的基礎與細節都非常了解
而且懂觀察、會分析
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與思考策略
如果你想要把這樣的策略拿來用
是否適合你的會員?是不是能產生同樣效用?
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大失望
這些技術執行所產生的效應
目的是在讓你「驗證假說」
當一個會員站在你面前時,你需要的是透過觀察
藉由詢問與測試,了解現況,建立問題假說
然後再透過不同的技術執行,驗證假說、判斷狀況
最後再讓訓練成型,著手開立處方與課表
不是讓你拿來招搖撞騙、唬人胡謅
會員或選手需要的不是「短暫的魔法」
而是長期的效應與改變
訓練其實掌握的就是這幾個技巧
是不是有些地方活動不足?
是不是有些地方動太多?
是不是有些地方不平均?
是不是有些地方受限制?
動不夠的~
讓它循環先上來,再慢慢加上量
血液循環、神經控制還沒拉起就加量
該部位就先死給你看
動太多的~
讓動態多的部位稍微休息並找出旁邊不幫忙的理由
試著改變驅動順序與程度
完全不動、動太多、強度拉太快、不平均
這都是常見的問題
那天一下課,馬上寫信給講師問問題
剛剛收到他的回信,包括寄來的講義與回應
其實訓練就在你「願不願意用心」
『魔鬼藏在細節裡,成功更是如此』
怕累就不要進這產業
想賺熱錢或快速賺錢的,也請不要進來
俱樂部一家一家開,工作室一間一間的成立
照理說我應該要開心,要期待
然而我心裡更多的是疑慮、是恐懼
這市場一直都在,教練們準備好了嗎?
不斷調高私人教練課程收費的時候
是否能提供同樣等值的服務技術?
會員不是傻子、身體更不會說謊
訓練效果將會驗證一切
畢竟我看過台灣兩大波俱樂部倒閉潮
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淘汰與重生
這次的波潮會維持多久?
有多少人能在這熱潮上生存?
當你投資一大筆錢下去時
你要思考的層次,就不是只有訓練這麼簡單的念頭
行銷、經營、管理、市調、財管、人事.....
種種行政的瑣事都會衝進腦,分隔掉你的思考空間
你如果要管理、又要兼顧高單價訓練品質時
我還沒看到有人能兩者兼顧、完美平衡的人
國內、國外都一樣
這也是我為何堅持只做訓練、不管商業的理由
畢竟~我只是人,腦容量很有限....
美好的早晨,是否該思考一下
「你是誰?你想往哪走?」
「五年之後的你,會成怎樣?」
早安~
#Believe #永遠的信念